易谦网
标题: 《货币野史》 [打印本页]
作者: 飞哥分享 时间: 2022-12-5 06:42
标题: 《货币野史》
本帖最后由 飞哥分享 于 2022-12-5 06:42 编辑
你觉得货币是什么?
是人民币、美元、欧元,还是各式各样的硬币?现在用纸币的人不多了,那货币能等于移动支付软件中的余额吗?还是等于银行卡中的存款?或者是信用卡中的欠款?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货币,但货币到底是什么?它又是怎么来的?
《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曾讲过:货币是人们为了摆脱“以物易物”的困境,而发明出来的价值媒介。
在关于货币的传统叙事中,我们最早的祖先都是用“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交易的;“以物易物”乍一看很简单,但操作起来特别复杂——比如张三想用白糖换点酱油,可李四想用酱油换点陈醋,这样张三和李四就没法直接交易了,必须再找第三甚至第四个人来完成多边交换。
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以物易物的现实情况会不断趋向复杂,所以货币就被发明出来了。
历史中记载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也就是天然的贝壳。不过与以物易物一样,随着文明发展,天然贝壳的数量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所以贝币开始被人工制造出来,材质多种多样,比如有石贝、玉贝、骨贝等。
后来世界各地的人们发现啥都没有金属好用,因为金属放的时间再长也不会变质或者缩水,而且还易于分割和融合,就这样,货币进入了金属化时代。
再后来,因为全球化和社会分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跃升,金属货币开始难以满足贸易和生活的需要,所以纸币以及之后的电子化货币就接连登场了。读到这你可能会有点烦,因为这种事不需要从书里学,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以上说的确实在很多经济学著作中被提及,但根本不是事实。是不是很震惊?
本文利用了大量切实可靠的历史资料,只为了探究和确认一件事——“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搞清楚货币的本质有什么用呢?
如果把经济运行看做一个生命体,那货币就是其中的基因;把货币的本质理解错了,也会引发可怕的灾难。
【一】为什么货币是一种信用清算体系
虽然这是个全球化的时代,但依然有地方保留着最原始的生活方式,就像太平洋上的雅浦岛——这里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居住了,虽然历史上曾被西班牙、德国等西方国家统治,但却一直保留了最原始的社会运转模式。
雅浦人的货币叫“费币”,是一种中间有孔的石轮。石是石头的石。说出来吓人:最大的费币直径超过三米。这东西怎么做交易?难道雅浦人随时要扛着它么?——虽然费币号称雅浦的货币,但却从来没有人实际使用过它。
雅浦人只是把费币当做记账单位,比如A从B那里买头牛,并不需要A真实付账,只要B在A认可的前提下,记录A花了多少费币就可以了。然后,B可以凭这个记录去其他人那里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看起来挺魔幻是吧?但别以为只有非现代地区才会发生这种事——1970年5月4日,爱尔兰的主流媒体刊发了一则消息:因为员工罢工,全国银行都关闭了;但让人惊奇的是爱尔兰的经济在没有银行系统的情况下,居然平稳运行了两个月之久。
虽然在当时支票并不能兑换成现金,但人们还是通过手头的现金和支票应付了所有生活和工作开支;直到跨境支付出现越来越多的状况,银行歇业事件才走向尾声——毕竟外国人可不会把爱尔兰人开出的支票当回事。
不论在什么时代,货币根本就不是必须存在的东西,人与人之间发生经济活动的基础是信用;而大家所熟知的货币,不过是把人与人之间的信用清算体系具体化了而已。
那为啥经济史会把货币的存在说得那么不可或缺呢?
其实关于货币的起源都是推测出来的,因为没有任何文字或考古证据显示,人类社会经历过“以物易物”的经济阶段。
但这可不是说亚当·斯密等经济宗师故意胡说八道,他们也是根据客观证据做出的推测,毕竟考古只发现了各种古老的货币。大师们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物质遗存只代表了文明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东西难以长时间保存。
在12到18世纪的英格兰,公共财政的记账材料是木条——想想看,600年的时间会产生多少记载了信息的木条?可这些木条在19世纪因为一场意外的火灾全部被毁。
现在你搞明白货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吧?但在感觉知识量增大的同时,你可能会觉得这个知识点的实际用处好像并不大——赶紧止住这个想法,因为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错觉。
【二】当银行业曲解了货币的本质,会造成怎样的灾难
如果人们能毫无保留地相互信任,那当然皆大欢喜,但这种乌托邦显然不可能存在;所以随着社会规模的扩大,就需要有机构出来做信用担保——银行业就在这样的期待中出现了。
我们为什么会信任银行呢?
当然是因为国家会对银行负责——西方学界有人把国家称为“想象的共同体”,在这个逻辑下,国家提供的主权信用也一样,就是所有纳税人共同认可的一种想象;而银行业的本质就是一种寄生在主权信用上的活动。
银行持有的资产包括发放出去的贷款和债务,它们本质上是同一笔钱,但两者间存在时间差。
贷款的偿付都在相对较远的未来,而银行债务却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到期,因为很多类型的存款会被储户随时取走;但因为主权信用托底,期限缺口在大多数时间里并不会成为问题,除非银行把贷款和债务搞不平衡了。
正常来说,银行发放贷款首先要考量贷款人违约的概率,其次要考量银行能承受多少的损失,但“资产证券化”这个东西颠覆了正常逻辑。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
如果我们把一笔贷款比作一块月饼,那月饼肯定有好有坏;而资产证券化就是把好坏不同的月饼堆在一起,然后都切成小块,再进行一次重组——如果银行的底线是接受最多烂掉10%的A级月饼,那就拼一个A级月饼出来。如果银行胆子大,敢收烂掉60%的月饼,那就更好拼出来了。
资产证券化就是在肆意发放信用(不出问题就怪了)。
要知道2008年美国次级贷危机爆发前,市场上流通的信用可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几倍;银行业与主权信用是绑定的,而主权信用是所有纳税人提供的——这就是说银行业捅的娄子却要所有纳税人接盘(是不是觉得简直太可气了)。
次贷危机这场经济灾难的根源显然在于货币与银行的实质没有被正确理解。
本文的建议是将传统银行与开展其他金融业务的银行彻底分开——传统银行只能进行储蓄业务,国家信用也会为其托底;而其他银行想干啥都行,但自负盈亏(这样就能够拨乱反正,规避潜在风险了)。
【三】结语
很多历史书被定义为野史,不是说这类书籍没有真知灼见,而是因为其言论不是历史谈论的主流,从而就变成了一种标签的形式存在。我们姑且不论以上观点是否正确,但这些观点不应该被尘封,而是要引发所有读者的思考。
“国家提供的货币本质上是被所有纳税人认可的一种信用体系,而银行业是寄生在这个信用体系上的活动,并不具备创造信用的能力;倘若银行业肆意发放信用,金融危机就在所难免了。”
目前的世界格局处于大变革时代,以美欧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面对通胀,采取的是高利率、严信用、紧财政的方式来应对大水漫灌后的本国经济,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却是失业率、通胀率屡创新高,老百姓苦不堪言。
反观以我国为代表的少数新兴发展中国家,因为新团队的成立到政策落地展开尚需时日,但大概率的明年经济走势是前低后高,低利率、宽信用、宽财政的宏观条件是否能够支持明年经济出现整体修复性上涨是我们值得期待的事情。
建立在主权信用基础上的货币适度通胀,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向前发展;但大水漫灌式的融资融券来拯救以地产为首的实体经济,永远都要绷紧适度这根弦,希望我们能够以必胜的信念和敬畏的心态来面对未来,做价值投资的践行者——任何道理再发人深省,也是要靠具体怎么做以后来评判。
欢迎光临 易谦网 (http://zyy1000.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