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哥分享 于 2022-12-18 06:55 编辑
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男,1930年8月30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经济学硕士,全球著名的投资家,主要投资品种有股票、基金行业——现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在资本市场,巴菲特被普通投资者奉为股神,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巴菲特的投资传奇?为什么巴菲特会告诫普通投资者远离个股,集中投资指数基金?巴菲特的长坡厚雪怎么解读?为什么要在别人贪婪时远离……
本文用巴菲特主题作为关键词,抛砖引玉,看看巴菲特的投资世界里藏着多少普通投资者也能看懂的财富密码;普通人使用巴菲特的方法,或许不一定能成为亿万富翁,但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成为更好的投资者。
在投资界,和巴菲特吃一顿饭要花300多万美元,而饭本身只值100美元——为什么巴菲特投资这么厉害呢?他有什么秘诀吗?巴菲特是怎么成为股神的?
【一】巴菲特的股神之路
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巴菲特,主要因为3个人:格雷厄姆、费雪、芒格。
巴菲特11岁就开始买股票,他看了很多关于股票的书,也画过股票K线图,但几年下来,水平跟普通小股民还是差不多,依然赚不到钱,直到他遇见了格雷厄姆——格雷厄姆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老师,也是证券分析行业的开山祖师。
格雷厄姆主要教会了巴菲特什么呢?
第一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年轻时的巴菲特跟大部分股民一样,认为股票不过就是一张有价格的交易纸片。这种认知让巴菲特追涨杀跌,不但搞得自己身心疲惫还被股市割了韭菜。
遇到格雷厄姆之后,他开始认识到,股票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公司——不论买入多少股的股票,每股都对应着公司相应的净资产、利润和分红的权利等;于是巴菲特从买股票只看价格进化到了买股票主要看公司的财务情况。
第二点,安全边际,打折买股票——格雷厄姆买股票的时候会先计算出股票的内在价值,主要是每股净资产,然后打个7折去买;这样做的好处是就算看错了,也不容易亏损,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第三点,正确看待股价的波动——格雷厄姆创造了一个寓言人物,叫市场先生。市场先生每天都会来到投资者门口,给股票报个价格;可他情绪很不稳定,有时乐观,有时悲观,所以报价时高时低。
股票代表的是企业,其真实价值并不会大起大落,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始终保持理性,无视或者利用市场先生的报价——当市场先生的报价大幅低于公司内在价值时,买入;当报价高于内在价值时,卖出(不符合以上条件时,无视价格波动)。
靠着这三点,巴菲特早期的投资生涯非常顺利,他的私募基金发展得非常快。30出头巴菲特就成了千万富翁——从购买力来看,巴菲特30多岁时的身价就有现在的10多亿人民币了。
但是随着资金的增长,巴菲特发现了格雷厄姆方法带来的问题——通过格雷厄姆方法打折买到的公司基本都是烂公司(巴菲特虽然投资烂公司赚到了很多钱,但是赚得很累,甚至还差点坏了自己的名声,这些烂公司常常搞的巴菲特焦头烂额)。
费雪跟格雷厄姆的投资风格完全不一样(格雷厄姆喜欢好价格,费雪喜欢好公司)——格雷厄姆愿意用好价格买烂公司,而费雪愿意用合适的价格买好公司;好比格雷厄姆用0.5元去买现在值1元的东西,而费雪是花1元去买几年后值10元的东西。
费雪的好公司有两个要点:一是好生意,二是好的管理层——费雪特别看重一个企业的竞争壁垒(巴菲特称为“护城河”);巴菲特早年在投资风格完全是格雷厄姆风,巴菲特即使靠格雷厄姆的方法赚了很多钱,也有个人的成功路径依赖问题。
真正让巴菲特在投资行为上做出改变的人是芒格——芒格认为: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价格,胜过为一家平庸的公司支付便宜的价格。在芒格的推动下,巴菲特走出了格雷厄姆理论框架的束缚。
1971年,芒格说服巴菲特买入了喜诗糖果,出价是净资产的2.5倍(要是以前,高于净资产1倍的价格,巴菲特打死都不会买),这是巴菲特投资生涯中第一次为品质买单——喜诗糖果成为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他至今还持有这家公司。
【二】巴菲特的投资方法
巴菲特虽然绰号“股神”,但其实他并不会炒股——而是投资公司。他进行投资决策时,分析的是企业,而不去分析市场、宏观经济和股票;巴菲特挑选“好公司”有3大标准:一是好生意,二是好高管,三是好价格。
一、好生意,也就是商业模式要好——好生意有三个特点:一是生意模式简单,一看就懂;二是经营历史持续稳定;三是长期前景清晰可见。
好生意需要有宽广的“护城河”——比如说可口可乐,过去一百年它在卖可乐,未来一百年大概率还是在卖可乐;只要未来全世界的人依然[backcolor=rgba(9, 187, 7, 0.31)]还喝可乐,可口可乐的利润率依然会比较高(这样的生意就是好生意)。
二、好高管,也就是核心管理人员要好——巴菲特曾说过,他喜欢买那种傻子都能经营的生意,但他从来没有买过傻子经营的生意。傻子都能经营的生意说明商业模式好,但是如果由好的管理人员来经营,就可能创造奇迹。
巴菲特认为:最好的高管应站在公司主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最大化股东的利益,好高管有3个特点:理性、坦诚、独立思考(理性就是能高效配置资源;坦诚就是不仅能报喜也能报忧、承认错误和失败;独立思考就是能不从众、不跟风)。
那如何判断高管到底做得好不好呢?
1、可以翻翻这家公司过去几年的年报,仔细阅读管理层所说的未来策略,对照现实看看有没有说到做到。
2、看财务数据(对股东的回报好不好)。
(1)先看公司赚不赚钱——看净利润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也就是每销售一块钱的产品和每投入一块钱资本,分别能赚多少钱回来),这两个指标才真实反映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
(2)再看公司赚了钱是不是回报给投资者了——公司管理层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赚了钱怎么分(不管是给员工加工资,还是用于研发或是投资,你没有发给股东的那部分利润,留在公司是要增值的,否则就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三、好价格,也就是股价是不是大幅低于内在价值——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时,市值约150亿美元,其真实价值在200亿到480亿之间(以最保守的估计,巴菲特买入时只用了七折的价格);后来10年涨了10倍,成了巴菲特投资案例中的经典。
【三】巴菲特的买卖标准
在具体买卖股票的时候,巴菲特坚守两个基本原则:能力圈原则和集中投资原则。
能力圈原则是指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投资;能力圈以外的公司,再好也不买。其实巴菲特也买过能力圈以外的公司,比如他在2018年割肉清仓了IBM这只股票,并且在多个场合亲口认错。这恰恰反证,即使是股神走出能力圈,也会失败。
集中投资原则是指抓住好机会下重注。好公司不多,好公司的好价格更少——轻易不要买股票,但是一旦有绝佳机会出现就要尽量多买(在2018年,巴菲特控制的资金多达近2000亿美元,而其中三分之二,都集中在五只股票上)。
【四】结语
股神巴菲特不会炒股,听起来很多人嗤之以鼻,这不是拿股神开涮蹭热度吗?其实不然,44岁以后的巴菲特的确不会炒股了。他开始投资公司,开始分析企业,开始阅读财报、开始关注高管、开始总结商业模式、开始践行好公司[backcolor=rgba(9, 187, 7, 0.31)]好价格买入……
44岁以前的巴菲特是什么样的呢?年轻时的巴菲特和大多数散户一样,热衷于追涨杀跌,低买高卖,不但搞得自己身心疲惫还被股市割了韭菜;后来的巴菲特虽然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企业价值,但却频频买入平庸的公司。
费雪的好生意、好管理层的理念,让巴菲特开始构建好公司的护城河;而在一次家庭聚会上认识的查理·芒格却补齐了巴菲特在认知上的短板,我们可以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价格,胜过为平庸的公司支付打折的价格。
普通人生来平凡,但并不妨碍我们关注好生意,看懂好高管、投资好公司、买入好价格、保持好心态;认知是厚积薄发的长期投资,而投资不过是将认知变现的工具。懂了放心投,借用巴菲特的一句话,本来该用大盆接钱,就别去用一个小勺子;也劝诫关注市场、关注行业、关注基本面和技术面的投资者,巴菲特都不炒股了,我们更别深陷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