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飞哥分享 于 2022-12-22 06:43 编辑
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男,1930年8月30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经济学硕士,全球著名的投资家,主要投资品种有股票、基金行业——现任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在资本市场,巴菲特被普通投资者奉为股神,到底是什么成就了巴菲特的投资传奇?为什么巴菲特会告诫普通投资者远离个股,集中投资指数基金?巴菲特的长坡厚雪怎么解读?为什么要在别人贪婪时远离……
本文用巴菲特主题作为关键词,抛砖引玉,看看巴菲特的投资世界里藏着多少普通投资者也能看懂的财富密码;巴菲特的投资中有一种“轻松自在”的态度,他认为投资是一门充满人性的哲学,它不仅需要慧眼去辨识机遇,更需要用心智去引导行动。
【一】巴菲特在投资上的取舍之道
熟悉巴菲特的人都知道,巴菲特九成以上的财富来来自于10项投资,他一直都相信“能力圈”(就是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所以巴菲特只选择在自己最了解的领域去投资,他会研究透彻之后出重拳——对于自己不熟的领域,巴菲特坚决舍弃,不会随波逐流投入一分钱。
巴菲特本人一直都不看好新兴科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很少持有科技产业的股票——这并不是因为巴菲特不看好新兴科技的发展,而是他不看好新兴科技的投资;对于保守的巴菲特来说,自然是不会冒这么大风险让自己的钱打水漂。
以航空领域举例:从1909年莱特兄弟发明第一家飞机开始,这个行业发展至今,人类已经可以在地球上空自由穿梭,但你可能不知道,直到1992年,全球所有航空公司的合并净利润都还为零——投资者在航空领域的历史回报实在低得可怜。
翻看巴菲特的投资史,他错过了不少优秀公司的投资,哪怕是好朋友比尔盖茨建立的微软,巴菲特也没有投过一分钱;很多人都说,如果巴菲特能够大胆一点,把自己投资的圈子扩得更大一点,说不定他的财富会更多。
投资界有一种误解:风险是投资无法割裂的一部分,但这并不代表投资家就是冒险家——敬畏风险,巴菲特用取舍的智慧把风险规划到最小(他想要的是,不是在每个领域投钱之后获得可能性的回报,而是某些领域投下钱后,一定要有回报)。
【二】巴菲特的聚焦理念
巴菲特的取舍之道是为了在追求财富的路上求稳,聚焦理念就是为了求准。
即使你不理财不投资,你应该也听说过“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普通人都是把钱投在多个不同的领域;而巴菲特的做法是只把资源和精力聚焦在几个领域——比起跟风式的分散下注,在单个确定领域里下重注才能获取长久的盈利。
巴菲特有一个经典的收购案例——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运通公司因为用色拉油去骗取美国银行贷款,这件事也是美国交易史上著名的“色拉油丑闻事件”,被揭发之后,该公司需要为此事支付1.5亿美元的赔偿金,而公司的股票也直线下滑。
一时之间,它的投资人在惊慌中纷纷抛售出手中的持股;但是与此同时,巴菲特和他的团队却反其道而行之,大量收购这些低价“被抛弃”的股票——这是因为巴菲特和他的团队在零售和快消品行业深入研究。
多年的经验告诉巴菲特:美国通运公司的核心业务——信用卡和旅行社支票业务,依然是有前景的,可以在后期带来巨大的利益,而这两项业务也不会因为暂时的丑闻而丧失优势——事实在五年之后以5倍的回报证明了巴菲特选择的正确。
巴菲特认为:投资不是激情的游戏,投资事业必须在冷静的分析中经营,而不是一直跟着狂热的追求。
在瞬息万变的商业,聚焦的意义就在于:把自己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最有把握的事物当中,获取回报;当我们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在少数有意义的事物中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离开了大多数无意义的事物。
【三】对于诚信巴菲特有什么自己的感悟
诚信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但是巴菲特却十分重视公司及其自身的名誉。
1991年的所罗门事件:所罗门公司的一位国债交易员违规操作,而公司内部的高管知道此事之后却没有一人去告知监管部门,直到东窗事发;作为所罗门兄弟公司最大的股东及董事,在公司的非法交易被曝光之后,巴菲特用自己的诚信处理让公司走出死亡的边缘。
那个时候,美国财政部对所罗门兄弟公司下达禁止竞标国债的资格,眼看公司就要倒下去了,巴菲特被推上了临时董事长那个位置;而巴菲特临危受命的那一刻,就决定对所有媒体以及监管部门坦诚相待。
当时媒体对于这件事情报道,是每隔几分钟就会发出新的进展,可以说所罗门兄弟公司离倒下的速度是以分钟为单位计算的;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巴菲特还专门花了一天半时间去了解情况。
在了解清楚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巴菲特对牵涉其中的管理者做出相应的惩罚,并且赌上自己的信用,动用自己在商政界的人脉,对外界强调所罗门公司破产之后带来的危害;最后公司在巴菲特挽救之下,幸存了下来。
巴菲特认为:“一家公司想要获得好的信誉,并非一朝一日就能完成,但是摧毁信誉却是转眼之间就能办到的事情”——所以巴菲特在管理自家公司时,比起公司的业绩,他更在意的是公司所犯下的错误和这些错误在未来的影响。
他喜欢把这些事情放在桌面上处理,而不是藏着掖着,让问题不见天日——在他的诚信管理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才能连续18年内,保持22%的年复合增长率;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诚信都是无形且无价的资产,摧毁诚信,对于公司来说,就是毁掉自己一生的积累。
【四】结语
这个世界从不缺少规则,但总有少数人要么无视规则,铤而走险,要么利用规则的漏洞,投机取巧,谋求暴利;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或许不懂规则的来龙去脉,却都有一颗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内心,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在投资和经营生涯中,巴菲特见过了太多无视规则的人和事,1963年的色拉油丑闻事件让运通公司陷入被动,长期研究运通公司的巴菲特从事件的本质中判断出不影响运通公司的价值成长,黑天鹅成为了巴菲特买入好公司好价格的最佳时机。
1991年的所罗门兄弟公司竞标国债违规,让巴菲特看到了诚信才是公司最强大的护城河,自毁长城可能就在一念之间,但要树立诚信的口碑却要付出长期的努力。
我们认为巴菲特的三个准则:取舍、聚焦和诚信——取舍源自能力圈的认知和对未知的敬畏;聚焦是在选择以后专注于确定的事情;诚信是经历危机以后的自省。古人常用“术、法、道”来解释问题解决的程度,而巴菲特的三个准则亦合此意。
投资是取舍中的经营,事业是聚焦下的专注,生活是诚信后的感悟,未来是复利里的幸福;用投资的眼界去专注事业,以诚信的感悟来幸福生活,巴菲特用他一生的经历普惠世人:快乐投资,自在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