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对自己不够理性的弱点认识不足。
1、过度自信:指的是大部分人对自己的能力都有过高的认识——投资者普遍过度自信,这源于金融行业总是善于用一些成功案例和数据来包装轻松投资获利的表象,顺便再谈些预测;久而久之,我们就被灌输了自己善于挑选股票、基金,或善于识别宏观趋势的错觉,从而开始盲目自信,过度交易。
2、可利用性偏见:指的是我们更容易被自己看到或者听到的东西影响,而不是依靠统计学知识去理性的思考问题——新股对投资者来说不见得划算,因为这时候买到估值高和不稳定股票的概率更大。
不够理性主要表现在过度自信、“可利用性偏见”等方面。
二是对投资成本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花钱买吆喝——大多数投资者在选择基金的时候,都喜欢选择那些背景资历比较雄厚的基金经理,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却未必理性(因为,高大上的基金经理收费也很高)。
如果一个普通投资者面对琳琅满目的基金不知所措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首先筛选收费和总费率较低的基金——货比三家,不要在投资费用上多花一分冤枉钱。
三是对长期坚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投资者总是幻想着靠短期投资致富,甚至梦想早上一睁眼,股票就大涨,赚的盆满钵满——在投资领域,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从投资时间长短的角度来看:如果是2-3年这样短期的投资,好的回报要看运气,亏损更是常有的事;但如果在过去200年内只要购买并持有股票超过20年,那么这位投资者一定会赚钱。
每个人都会犯错,但知错就改能避免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尤其对于投资者,更能避免蒙受损失。
【二】大类资产的投资策略
大类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基金、大宗商品等。
(一)股票:购买股票时,应该看重公司,而不是股价;把眼光放长远,从公司老板的角度去剖析公司的业务和发展,而不会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影响。
很多人都对蒸蒸日上的大公司情有独钟,但这些大公司一般估值很高,一旦破产也就意味着损失会更大——要客观审视和评估自己的选股能力,如果没有充分的把握证明自己有超出常人战胜市场的选股能力,建议通过购买并长期持有低成本指数基金来实现股票的投资目标。
(二)债券:也被称为“固定收益”,是一个典型的债务关系——在资产组合中,债券作为相对投资风险比较低的资产,只要债务人不违约,那么投资者就会有稳定回报。
以本国货币计价的国债因政府既不会破产也很少违约(政府可以通过印钞来偿还债务)可以作为首选;如果政府提供防通胀债券(这种债券的投资回报和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挂钩),投资者更值得考虑,因为通胀风险无法预测。
(三)基金:基金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主动型的基金投资目标是战胜市场,这涉及很多复杂的投资策略,复杂也就意味着费用也很高,大约是被动型基金费率的9倍;被动型基金的投资目标是获得市场平均回报,它强调指数化投资和长期持有,并通过像定期再平衡这样的系统方法,来降低投资风险。
据统计:65%的被动型指数基金的费用率为0.1%左右,而65%的主动型基金的费用率在0.9%左右;你几乎永远找不到一位可以持续战胜市场的基金经理——投资者通过被动投资来管理自己的资金,这就是基金投资最好的策略。
(四)大宗商品:普通投资者理解的大宗商品就是米、面、油,这没错,关于投资大宗商品的标的多在期货或有部分基金,门槛相对较高,期货不建议普通投资者跟进,但可以选择相对应的基金或股票进行研究。
【三】散户的以弱胜强
散户的投资在股市中属于弱势群体,政府、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私募、各类大咖、经济、金融从业者……还有很多比我们有钱的人都能在股市中比散户要站得高、看得远。
我们所谓的基本面、技术面、消息面分析和知识架构在这些人面前都是小儿科,更不要谈他们在个股面前尚不敢轻言赚钱、小散们却梦想着终于找到一条致富之路的盲目自信。
投资是明智的决定,而不是一念天堂;普通投资者要时刻牢记:“不懂不要投,懂了放心投”。
在自省中律己学习,在悲观里寻找机会,在被动上悟透指数,在纠结中端正心态,用强制储蓄和长期持有去买进低估的好公司,用知行合一与价值投资来践行投资,胜利并不遥远,散户也可以理性投资,心想事成。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来微信公众号交流分享。